首届中国“互联网+”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即将举行,5月21日,教育部发布了《关于举办首届中国互联网+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》的通知,官方网站于6月8日开通,大赛工作全面启动。发布会一开始就介绍了对于这次参赛作品的要求,让参赛作品能够把移动互联网、云计算、大数据、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行业产业紧密结合,培育产生基于互联网的新产品、新服务、新业态、新模式,以及推动互联网和教育、医疗社区等领域深度融合的公共创新、服务创新。
项目主要包括四种类型,一种是互联网+传统产业,比如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传统产业领域拥有的一些创新创业的项目;第二就是互联网下的新业态,也就是基于互联网的新产品、新模式、新业态的创新创业项目,优先鼓励人工智能的产业,智能汽车、智能家居、可穿戴设备,互联网金融,线上线下的新兴消费,大规模个性定制等等,融合性的新产品新模式;第三种类型就是互联网+公共服务,也就是互联网跟教育、医疗社区等结合的创新创业项目;第四种是互联网+技术支撑品位,也就是互联网云计算、大数据、物联网等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创新、创业项目。
对于参赛对象也有要求,大赛主要分为创意组和实践组两组赛事。这两个组都要求以创新、创业团队为单位报名参赛。允许跨校组建团队,每一个参赛的团队成员不能够少于三个。大赛一共分为初赛、复赛、总决赛三个阶段,报名的时间在今年6月8日到7月31日,那经过校级的初赛和省级初赛之后,全国总决赛在10月中旬于吉林大学举行。